課題背景
思維依賴于大腦的存在,卻與大腦有著顯著不同。思維也與信息處理或計算設備有關,卻與人造計算設備的電子組件有很大不同。第一人稱心理體驗是人類生存中最顯著的特征,但它們作為個體因人而異的,而我們常常無法闡明我們如何及為何擁有自己的想法或執行自己的行為。由于存在這些相互交織的謎團悖論,認知科學(即對大腦如何運作的研究)需要一種跨學科的觀點,包括計算機科學,心理學,神經科學,進化生物學,語言學和哲學以及統計學和實驗設計等學科方法,來解決實際應用中的問題。
課題內容
藤校終身教授科研項目|人類意識在認知科學中的研究課程首要目的是提供認知科學的基礎知識,使得學生能夠在人類記憶、視覺和感知、決策、數學思維和道德推理的背景下理解該領域的發現。次要目標是探索圍繞認知科學核心展開的的辯論,例如人類意識體驗的本質,象征計算在人類認知中的角色以及思維與大腦的關系。本課程強調閱讀和分析文獻,在課程結束時,學生將能夠閱讀和理解實驗論文。論文主題和方法包括計算模型,fMRI和EEG以及行為心理物理學。學生還將完成所選主題的研究論文,該論文將審查5到10個實驗論文的結果,提出針對關鍵預測的后續實驗,或提出包含所綜述結果的規范模型
項目收獲
網申推薦說明:
學生在順利通過課程要求后,根據學生表現和特點,100%收獲個性化網申推薦信。
教授評估報告:
根據學生課堂表現、學術能力評估、團隊協作等綜合考量出具評估報告。
項目結業證書:
由教授簽字,證明學生參與的科研項目真實有效性。
小組論文發表:
不同項目將進行分組,組合協作完成一篇論文,(每組3-5名學生)科研組提供論文選題,全程指導學生輔導論文寫作修改,直至完成發表EI/CPCI級別的國際
會議期刊的全文發表(發表周期1-3個月根據小組完成情況)
導師信息
JonathanFlombaum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心理與腦科學系終身教授
擔任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視覺思維實驗室主任
主要研究方向為解決有關如何分析、存儲和使用視覺輸入來支持認知行為的問題
曾獲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頒發的國家研究獎,2008年獲任教耶魯大學期間獲威廉·泰森教學獎
研究成果發表于《視覺雜志》、《認知科學前沿》等學術期刊
擔任《注意力、認知與心理物理學》雜志審稿委員會委員及編輯
2008年獲耶魯大學認知心理學Ph.D.學位,2006年獲耶魯大學心理學碩士學位,2002獲哈佛大學心理學與生物學學士學位及最高榮譽畢業生
學術成果被引次數1870,h-index達到14
授課時間:2020.6.28-2020.7.22
授課形式:遠程直播式授課
如果想直接報名或者有其它信息需要咨詢,可以直接點擊頁面的咨詢框,會有專業的老師為你解答哦!或者持續關注http://beijing.gedu.org會有更多更新鮮的資訊推送。
文章標簽:背景提升 項目介紹 科研項目 藤校科研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