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們,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jié),或者說又到了海外
留學 圈一年不知道多少個節(jié)日中的一個。為什么這么說呢?其實...從抵達大洋彼岸的那一刻開始,包子餃子粽子元宵月餅,都是一個意思。過去的六年,吃了數(shù)不盡的節(jié)令食品,好像每一塊每一口的味道都不同,又好像每一盒每一份的味道都一樣。
留學生邁入唐人街,大概率是抵校后一個月之內(nèi)的事兒。在這之前,大家的心理活動都好似一列過山車。走進學校食堂看到琳瑯滿目的漢堡披薩可樂薯條(部分學校的迎新會可能會有大菜),感覺得到了心靈上的救贖。緊接著把食堂當成家,一日三餐,兩周之后,崩了。
天知道我當時在看到一家街角的豆?jié){店時,是如何呼朋引伴繼而跌跌撞撞的沖進去的。那是一家典型的“Americanized Chinese Buffet”,大概長這樣
來,大聲告訴我,這種自助跟中餐有什么關系嗎?如果細究的話真的沒有,因為能夠分的清中日韓餐的洋人并不多。比起Authentic Chinese Food。他們更傾向于Pan Asian,就是炒飯炒面壽司泡菜餅歡聚一堂,然后起一個不知道叫SAKURA還是Beijing的名字,就這么開張了。主觀來說,便宜的,口味略差的一般是福建華僑開的;價格稍貴,品質(zhì)高一些的多半是高麗大叔開的。價格一般在$10~$30不等,不限時間,東西任吃,飲料暢飲。
這兩種鋪面有一個共性,就是都有各種壽司...最多的是加州卷,還有各種抹著詭異醬汁的,油炸的,造型奇特的...飯團子(抱歉我實在不愿意稱它們?yōu)閴鬯荆m然味道也還行)你問日本人在干嘛?不好意思,他們大多都在開拉面館。
一般來說,留學生不會主動發(fā)現(xiàn)這種地方,原因很簡單,就拿美國來說,這種鋪頭一般開在遠離城市的地方,高速公路邊,或者某個冷清的Plaza里面,以美東某城市舉例
遠離城市,星羅棋布,沒車不行。好處是,價格低廉,口味不算差。至于中國城的點餐制餐廳...價格昂貴,口味不算差。這也就導致留學生在每一次邁入自助餐大門的時候,總是兩眼放光,摩拳擦掌,乘興而來,盡興而歸。
但這一切的驅(qū)動力僅僅是因為饑餓嗎?
顯然不是,開車來回一小時,油錢都跟飯錢差不多了。比起果腹,更多的是一種心靈的慰藉。拿著不銹鋼的小叉子,把一塊塊裹著面殼,沾著甜酸醬的食物送進嘴里,安慰自己:這味道也差不多嘛。其實,留學生所懷念和牽掛的,看起來是那份味道。而實際上更多的是那份味道背后承載的人,事,物。它可能是父母,是戀人,是摯友,也可能是一杯茶,一首歌,一段路。同一個世界,同一個粽子。當我們拿在手里的時候,其實也不會在乎粽子上纏著的絲線是什么顏色;甚至不會在乎粽子的甜咸(逃,只是看著那一個個散發(fā)著粽葉清香的墨綠色小三角出現(xiàn)在眼前,就足夠了吧。
敬祝大家吃嘛嘛香,端午安康
文章標簽:留學資訊
上一篇:多鄰國和托福雅思考試有區(qū)別嗎?
下一篇:留學申請中的推薦信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