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前言
在英國現行的招生制度下,有條件錄取是國際學生通常會選擇的方式。在漫長的碩士申請道路中,語言被設置成最后的關卡,不少學生通過了本科學歷、工作經驗、學術成果等綜合實力的考量之后,才將沖刺語言成績提上日程,這樣的做法看起來是本末倒置,實則為應對英國碩士申請先到先得模式的無奈之舉。
類似的制度漏洞也存在于本科招生中,讀英國本科需要先完成為期兩年的A-Level(英國高中課程)。不同于國內高考的是,在第一年的A-Level課程結束后,老師將根據學生的表現預估最終成績,學生提前一年就開始了本科學校的申請,這一點與碩士相同。
收到有條件offer的學生必須考出符合條件的最終成績,才會收到正式offer。然而英國高等院校招生辦公室(UCAS)的數據顯示,2019年被大學錄取的、老師預測的可以拿到3個A的18歲學生中,79%的學生成績被高估,而8%的學生成績被低估。這一現象引發了英國教育行業的熱議,英媒報道顯示,UCAS有意取消預估成績,若改革正式實施,英國高校的申請難度增加與否還不得而知。
新體系將走向公平
現有制度的弊病已經存在許久,尤其削弱了學習環境較差的學生的競爭力。而這種狀況在新冠全球暴發后暴露得更加徹底,因為經歷了夏季的疫情暴發所導致的考試混亂,不少學生缺失了所選課程的學習。在動蕩的社會環境下,財力不足對于教育的負面影響愈發強烈。
根據英國教育界多年來的調查報告顯示,使用最終考試成績對于那些背景不太富裕的考生來說更公平。加上工黨的長期爭取,英國政府終于承諾將對預估成績錄取制做出改革。不久的將來,英國大學可能會取消這項規定,把錄取標準改成“依據學生的真實考試成績”——即第二學年的最終成績。
改革后的大學錄取方式被稱為:post-qualifications admissions(PQA)。預計到2023-2024年,全英國都會引入PQA系統。這種錄取方式形式上更近似于中國的高考制度。不過A-Level只是本科錄取的一部分,對于國際學生來說,最終考察的流程仍少不了入學考試、面試、語言成績等必要環節。
此外,在預估錄取制度下,高校為了爭搶生源,會依據學生是否填寫該校為第一志愿作為評判標準。若學生只將學校填在了第二志愿,學校會發放“有條件的無條件offer”(conditional unconditional offer)。UCAS官方數據顯示,2019年,25.1%的英格蘭、北愛爾蘭和威爾士的18歲大學申請者收到了“有條件的無條件offer”。針對這一現象,英國教育界呼吁取消“有條件的無條件offer”,如果學生選擇了一所學校,無論結果如何,學校都應當向他們提供名額。
改革落實前,學生該如何應對?
改革后以最終成績作為錄取標準,這看似對國際學生尤為有利,特別是東亞地區和印度等國家所實行的應試教育體制下的學生,但實際上,選擇出國留學的學生中,不乏更傾向于接受西方教育模式的家庭,甚至可能因為完全不適應國內的模式才選擇出國。對于這部分學生而言,重新適應要將考試成績作為錄取的決定性因素,勢必會面臨不小的壓力。
在英國國內,盡管此項改革是高校領導在進行為期18個月調查后,提出一系列建議中最為重要的一項,但真正落實恐怕還要先解決更多的困難,首先最棘手的就是協調英國四大地區的教育系統。若四地政策無法統一,僅有英格蘭地區實行PQA錄取模式,那么對于蘇格蘭、威爾士和北愛爾蘭的學生顯然不公平。
其二,A-Level成績僅是錄取結果的決定因素之一,如果所有的錄取結果都要等考試結束后再進行通知,學校評估的時間會變得緊張,學生在準備個人陳述、面試、作品集等環節時也將陷入更難擺脫的窘境。
不過,英國政府決心改革的大勢已定,英國教育部部長加文·威廉姆森(Gavin Williamson)表示會全力支持改革,以確保包括黑人、亞裔、少數族裔(BAME)學生在內的處境不利的年輕人獲得公平的升學途徑,現任政府已經對此做出了選舉承諾。他還在回應媒體對改革不確定性的質疑時說:“我們會努力協調英國四大地區就變革的必要性達成協議,日后我們將在政府發布的大學招生計劃中列出更多具體舉措。”
英國聯合大學公平入學審查委員會主席、赫特福德大學副校長Quintin McKellar教授說,沒有萬能的解決方案。“任何對改革舉措都必須由大學認真執行,并與學生、政府以及教育部門的工作人員進行協商。”不論改革的推進如何艱難,當前體系所導致的人才流失的局面必須被阻止。所謂的“有條件的無條件錄取”是非良性系統中高校間混亂爭奪戰的產物,PQA全面引入之后,政府也將進一步規范高校招生制度以保障學生權益。
從樂觀的角度看,將最終考試成績作為標準更能夠發揮中國留學生的應試技巧,而錄取時間的縮短也能緩和申請等待時產生的焦慮,且對于不擅長課堂表現的中國學生來說,原有的主觀估分制度會削弱學生的真正實力。
中國目前的考試體制仍主要關注書本知識的記憶與消化,花重金提升軟實力對不富裕的家庭來說是奢侈的,普通家庭的學生未來將擁有更多機會,且能夠同時準備高考,不必對申請英國本科孤注一擲。不論改革何時才能真正落實,沉下心備考,踏踏實實備考都是所有學生必須完成的過程,只有盡可能提升學術、語言和實踐等多方面的綜合實力,才能在日后的新體系下具備更突出的個人競爭力。
#A-Level
全名General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 Advanced Level,即英國高中課程,是英國學生的大學入學考試課程。英國中學的A-Level課程科目相當廣泛,有文科、商科、經濟、語言、數學、理科、計算、法律、媒體、音樂等。A-Level適用于年齡在15到18之間,初中畢業以上的在校中學生或同等學力的職高生。
由于A-Level的教學及試卷等都以英文形式出現,所以要求學生有較高的英文水平。大部分學生用兩年的時間修完這種課程,能力較強者也可縮短上課時間。學生的考試成績及其所選修課程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能否進入理想的大學和學習所選擇的學位課程。課程詳情可以點擊頁面的咨詢框,會有專業的老師為你解答。
本文原載于《留學》雜志
文章標簽:留學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