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生和家長一定要看的文章!
2019-11-19
又是一年開學季,跨國騙子開始蠢蠢欲動。 據英國《衛報》8月31日報道,今年8月初,一名諾丁漢大學的中國學生在希思羅機場丟失了一臺筆記本電腦,電腦中存有她的身份信息和銀行信息。
一周后,這名學生接到自稱是中國大使館的電話。她被告知,大使館收到中國警方的信息,稱她與中國的一起洗錢案有關。“當時,我已經很恐慌了,”她說。 打電話的人鼓勵她配合調查,并向她提供了一個案件編號,然后把電話轉到了一個據稱是中國警察局的地方。這些騙子扮演的警察,向這名學生詳細描述了案件,還提供了一個網址,打開后能看到學生的身份證號碼、身份證照片等細節。 這名學生被告知,她需要通過QQ發表一個視頻聲明,否則就要返回中國,還將面臨監禁。她是在與一名假警察視頻聊天后轉賬的。 “我擔心如果不快速處理,我的生活會毀了。”“我太害怕了,一直哭,他們一開始就告訴我,絕不能告訴任何人,包括父母,否則他們會被牽連進去。” 因為擔心被驅逐出境,這名學生給騙子轉了3萬英鎊作為“保釋金”。直到和大學的老師交談后,她才意識到這是一個騙局。這名學生的父母向中國警方報案,學生本人也向英國警方報案,但追討這筆錢恐怕已為時已晚。 如果這是一個有計劃有預謀的案件,那意味著留學生很有可能在剛抵達英國就成為了詐騙案的目標。當他們的筆記本電腦丟失后,里面存儲的個人信息會被發送回中國大陸,在那里建立了虛假的網站,萬事俱備后,騙子就開始聯系“受害者”。 而受害者剛到英國,他正面臨周圍的很多變化,是最忙碌和混亂的時刻,他可能會把丟失筆記本歸咎于運氣不好,但他不可能預知一段時間后,他會接到一個奇怪而可怕的電話。。。而這通電話會讓他損失一大筆錢。
很多留學生都在英國遭遇過類似的騙局,僅紐卡斯爾大學就有至少3名中國留學生被騙。 不只是在英國,澳洲、美國也曾爆出類似的案件。騙子都是利用留學生對異國情況不了解的弱點,以遣返回國、留下污點來嚇唬留學生,并通過偽造網站等途徑,最終騙取錢財。 但最壞的情況,是留學生可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成為騙子的“錢騾”。錢騾(Money mule):幫助犯罪分子在當地接收款物轉移然后再將款物轉到犯罪分子手上,轉移成功后錢騾會得到一筆傭金。實際上,有許多的錢騾并不知道自己在為虎作倀,反而以為自己是為合法公司工作。(百度百科)據澳媒2017年報道,一名騙子先后謊稱是房東和雇主,發布虛假租房廣告,讓想租房的留學生A把租房定金轉入想找工作的留學生B的賬號(騙子承諾給B一份工作,要來了B的身份信息和銀行賬號), 然后告訴B是自己轉錯賬了,讓B把錢再轉給自己。
這個過程中被騙錢的留學生A并不知道騙子的賬號,而留學生B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成了騙子的“錢騾”。 中國留學生是騙子的“主要目標”。 根據英國官方發布的消息,從2012/13學年開始,中國成為英國最大的留學生來源國家,僅2017/18學年,就有超過10萬來自中國的大一新生在英國留學。 眾所周知,通過T4簽證在英國留學需要繳納本土/歐盟學生兩倍的學費,而英國大學幾乎不提供獎學金,這些都印證了英國人對中國留學生的刻板印象:中國留學生家里很有錢。對騙子來說,他們喜歡那些能拿到巨額回報的目標。
最早的詐騙致死案。
2007年,中國留學生王潔月(音譯)被騙6000英鎊,她以為自己中了50萬英鎊的彩票。當她發現自己被騙時,受到了沉重的打擊,在其諾丁漢的住所自殺。
這可能是英國最早被證實因詐騙導致死亡的案例之一。 這起詐騙案可能并不是針對學生的,但從那以后,越來越多針對特定族群(如留學生)的詐騙案開始變得司空見慣。糊里糊涂做“錢騾”的中國留學生不在少數。
2019年3月1日,英媒體報道:英國國家犯罪局(National Crime Agency)凍結了近100個銀行賬戶,這些賬戶主要由在英國留學的海外學生持有,這些賬戶涉嫌參與洗錢活動,受牽連的學生大多來自中國。
絕大多數留學生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充當“錢騾”的。 今年8月,英國貝爾法斯特當地報紙報道了一則英國女王大學學生“參與”詐騙案的新聞。 28歲的中國學生王某,用自己的身份幫別人開設了一個銀行賬戶,并獲得300英鎊的酬勞。而這個賬戶參與了250萬英鎊的洗錢活動。 他面臨的指控包括擁有和轉移犯罪財產、合謀隱瞞犯罪財產以及持有與欺詐有關的巴克萊銀行銀行卡。他還被控企圖進口大麻等毒品。 王某的律師聲稱被告王某對此完全不知情,他只是女王大學的一名學生,只是想掙這300英鎊作為生活費。 “很多留學生們認為這是一項相對無風險的活動,還可以獲利,而這正是其最大的風險所在,參與者可能會被列入黑名單,或被起訴,或被凍結資產。”
包裹詐騙案。謝菲爾德大學2018年8月22日在官網上發布了一則消息,要求中國留學生警惕最新“包裹”詐騙案。騙子用他們的英國手機打電話給學生,自稱是一家快遞公司,并稱收到了一個“危險的、犯罪相關的”包裹,收件人就是這個學生。 騙子隨后會給這名學生打電話,假稱是上海警方,并通知學生他的身份被用于欺詐或犯罪活動,學生必須轉賬一筆費用,才能確認自己是無辜的。
謝菲爾德大學提醒學生不要上當受騙。
在過去幾年間,面向留學生的詐騙手段層出不窮。舉幾個例子:以補充簽證申請息的名義,要求學生提供家長的相關信息...假扮學校,通知你獲得獎學金,然后要求你提供個人信息和銀行信息...還有面向留學生家長的詐騙...
或許你看完前面這些案例,覺得如果是自己遇到肯定不會受騙,但千萬不要高估自己,受騙的這些學生和家長也都是受過高等教育的,但在國外的環境中,人的恐懼和擔心很容易被利用。英國國際學生事務委員會UKCISA總結了常用的騙子套路:騙子會假裝成英國國際學生事務委員會(UKCISA)、內政部(Home Office)、大使館等官方機構。謊稱你與簽證有關的案件相關,并要求付款。詐騙過程中會提到學生的個人信息,以增加可信度要求學生通過西聯匯款支付,以避免問題擴大或被驅逐出境詐騙策略可能會有所不同,但關鍵元素都會出現,只是略有不同。
留學生如何防范詐騙?英國內政部和UKVI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因為含糊不清的移民問題打電話問你要錢,英國執法機構也不會通過一個臨時的VoiP問你要錢。如果你遇到這種事情,不要發給他們任何信息,直接向英國大學匯報情況。任何需要你提供個人信息和銀行賬號的行為,都要提高警惕。不要因為郵件/電話來自一個貌似官方的賬號/途徑就放松警惕。如果郵件看起來像是來自你認識的人或者機構,但是屬于“意料之外”,用其它方式確認一下他們的確發過郵件給你。如果你收到的郵件中包含讓你登錄網上賬戶的鏈接,不要直接點開鏈接。打開瀏覽器,直接訪問那個網站。給自己的手機、筆記本電腦設置密碼,關鍵信息可以存儲在加密空間內。家長和學生保持聯系,重要信息最好通過視頻通話。
最重要的是,當你在海外遇到任何拿不準的事情的時候,一定不要一個人做決定,與父母、老師、同學及時溝通。
環球五湖(北京)留學咨詢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咨詢熱線:010-62133630
Copyright BY 5hlx.com All Right Reserved 京ICP備18007375號
市場合作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