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費又又又又漲了(39萬,這個勢頭港大金融可能會突破40)?。。?/span>
第一輪申請開放時間為2018年7月31日,截止為2018年10月21日。
莫慌,這并不是中大金融開的最早的一年,遙想2年前中大金融可是7月15號就開了。
在今年之前,中大金融的網申系統是獨立于中大全校其他的專業的網申系統的,所以開放時間比較任性,但是今年據小編觀察,中大的商學院應該是統一做了網申新系統,近期會給大家推出新的詳細網申攻略,敬請期待。
有同學會問:老師,對于我這種現在雅思Gmat實習文書都沒搞定的人是不是已經宣布GG了?提前謝幕本年申請季?
還是莫慌,中大金融雖然開的早,但是也是到第一輪截止后才統一審理材料,發放現場筆試面試通知,再發錄取,去年的時間是10月26日開始發上海場第一批筆試面試,所以沒有收到的也不用慌,中大是先發一個城市再陸續發其他城市。所以在10月21日之前完成網申都可以。
這時候先不要長舒一口氣,眾所周知,中大的網申是全香港最復雜的。
那么Question來了:中大的網申怎么樣才算完成并計入第一輪呢?
顯然不是只填了網申繳費就好了,還不清楚的同學要抓緊提升自己知識水平了。千萬別準備了完美的背景提升,結果網申出問題,三萬裝備一秒躺,只有按照學校指定要求完成申請,學校才開始受理你的材料。
這時候又有同學問:我明白了,那其他學校的其他專業都是會在什么時候開放呢?并且也是嚴格按照輪次審核嗎?還是說會提前審核?我應該如何把握自己的申請時機?
先說申請開放時間:
香港各個學校每年的開放時間大部分都不固定,每年會有變化,所以大家可以參考最近一年的時間,但是也要心里富裕出量來,因為香港近幾年整體都是在提前的趨勢(比如中大去年突然提前到9月,理工去年突然提前了兩個月,打了很多同學一個措手不及)。
下面就給大家列出去年各校的開放時間供大家參考:
香港大學:每個學院都不一樣,甚至同一個學院不同專業都不一樣,比如港大金融是去年港大最早開的,8月21日開放,9月中截止第一輪,商學院其他項目9月開放。
其他學院會在11月-12月陸續開放。
香港科技大學:9月1日全校開放,而且基本每年都是這個時間。
香港中文大學:除了教育學院是10月底,其他全部9月22日開放,而且連續幾年提前,今年不知道還會不會提前。
香港理工大學:9月26日開放,以往都是11月。
香港城市大學:11月15日開放,而且近幾年都沒變,但是,重點來了,看到其他學校都開放收留位費搶生源的情況下,今年城大可能會提前嗎?畢竟今年都花錢把官網重新做了,那么還有誰把官網重新做了?就是下面這位:
香港浸會大學:大部分11月開始,有12月的有1月的,不同專業不一樣。
香港嶺南大學:11月開始
香港教育大學:12月開始
那么今年都什么時候開的,目前除了香港中文大學金融專業今天開和香港科技大學全校9月1日開之外都還沒給確切消息,學校一般會給你說個大概,然后到臨近申請時候出準確時間。
那么知道了這些基礎的申請信息后(沒錯,這只是再基礎不過申請需要了解的信息),我應該如何把握自己的申請時機呢?
所以申請香港,時間就是offer。
以去年為例,想申請港中科的同學,基本上要以10月初為你實習、語言、文書的ddl(去年中大會計10月6日第一輪就截止,然后馬上發面試,還趕上國慶假期,你還得寄送材料、寄送語言、完成中大指定推薦表,今年說不定會更提前)。
對于GPA:應屆生香港看前三年,工作黨看四年,所以別想著我大四上刷幾門再申請,你出分都到過年了,offer都發完了,沒用,趕緊申請;
?
對于實習:只要實習開始了,就可以寫到文書里,而且實習可以后補,除非你第二輪可以確定有非常牛逼的實習可以糾結一下(因為補材料的過程是人工的,可能會不及時并且遺漏),比如申請金融,即將去高盛、摩根、黑石、KKR、Bridgewater、中金等等,否則時機更重要;
?
對于語言:很多同學聽一些不負責任的渠道說可以后補語言,娃哥告訴你,沒有資本的時候不要去冒這個險,你理解本質就明白了,香港沒有語言班,如果發了太多con語言的offer,后面都沒考到,又沒有語言班給你讀,專業就招不滿人了,這個險學校不會冒。
所以,除非你的其他條件遠高于該專業錄取水平,學校會考慮為了爭取你這個人才發con語言。尤其是前三,非常少,但不是沒有,理工浸會見的稍微多一點,如果你的條件和別人一樣,還沒有語言,基本上就屬于涼涼了。
?
對于文書:文書很重要,是你在其他條件差不多甚至劣勢情況下力挽狂瀾的利器,千萬別當成完任務一樣弄完拉倒,多少硬條件優秀的同學敗在文書,又有多少條件一般的同學成在文書。
沒有面試的專業,文書是你和教授唯一對話的機會,有面試的專業,文書通常是教授和你聊的重點內容。一套高質量的文書通常至少需要1-2個月的時間充分挖掘打磨,所以現在還沒開始的同學要敲敲警鐘了,別折騰半天語言是考出來了,結果因為文書還是沒趕上第一輪申請。
最后,Asyouallknow,香港的申請一年年在變難,但是香港的申請又是很公平的,錄取上沒有商業合作,考量上綜合評定,哪怕你學校一般GPA一般,其他條件優秀一樣有機會。你做了多少,付出了多少,就會有多少等價的錄取,這么多年太多太多的同學通過申請改變了自己。
但是千萬不要把平臺當作是自己未來的雪中送炭,而應該是你的錦上添花,你的炭是你自己,你的學歷會決定未來的下限,一份高學歷不會讓你餓死街頭,可以解決溫飽,但是人品、視野、能力才決定著未來的上限。
所以有的人通過留學讀書實現了自我提升達到了更高的層次發展,有的人一事無成只能灰頭土臉的回來說中國高等教育水,海外留學水,水的不是你接受的教育和平臺,而是你自己。
只要你不是空想,只要你是腳踏實地的行動派,在這個難得可貴的綜合錄取的地區,在這個國際金融和貿易中心,在這個中西教育文化完美融合的城市,這里就是你施展抱負,刷新自我,人生轉折的新契機。
文章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