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留學其實是一種人生規(guī)劃,一種對你未來的思考。

出國留學一直都是熱門,而且國人一直保持著強有力的熱度。很多人包括現(xiàn)在的家長都只是在想跟風的讓孩子去出國,聽說出國能夠見到某個國家領導人;聽說誰誰家的孩子出國了,我們也想把孩子送出國;聽說出國后孩子的壓力小,不會像國內(nèi)這樣每天刷題;等等類似的言語。造成了現(xiàn)在很多的“聽說”讓家長在盲目的給孩子選擇國際班、國際學校、是出國讀高中還是在國內(nèi)繼續(xù)讀公立又或是私立。國際學校如雨后春筍一樣的太多太多。這么多的猶豫就是為了把孩子送出國。那么究竟孩子能不能出國,是不是符合出國,出國后的規(guī)劃又是怎么樣,很多家長甚至沒有真正的為孩子想過。
一個孩子的人生路徑應該是什么樣子的,但凡那些很優(yōu)秀的孩子都是有一條很好的人生線路圖,就是所謂的人生頂層設計。
第一是否送孩子出國,各位家長要明白一個道理,不是出國了,孩子就脫離苦海了。相反孩子的壓力會越來越大。我們不得不承認英美的教育的確趕超我國很多,最近和美國那邊在UCLA(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工作的在職教授交流頗多,實在為我國的教育感到汗顏。從事教育工作以來,我一直感覺英美教育崇尚的是贏在終點線,誰笑到最后才是最后的贏家。美國的高中教育類似于美國大學的教育體制,在你要考慮申請美國一個高校的同時,你會知道原來美國的高中不輕松,美國人看的是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的發(fā)展。所以高中的生活與大學一樣,同樣要學很多課業(yè)知識,也要考高分,也要做很多有意義的課外實踐活動。他們走的路線是孩子在學習的道路上越來越緊張,到了大學畢業(yè)順理成章的找到了自己喜歡的工作。因為這些技能和個人素質(zhì)的提高在高中以及大學階段已經(jīng)在通過各種途徑潛移默化的得到了鍛煉,適應社會順水推舟。而我們國家是贏在起跑線,所謂的熬過了高考就解放的原理,到了大學就開始各種自己的浪漫生活,哪怕中國高校的學生都躲在寢室里面打游戲、逃課等等。整個大學時間幾乎是等同于在浪費時間,又開始惡性循環(huán),臨近大學畢業(yè)的時候,開始擔心能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最好的工作。于是迷茫再次萌生,不知道該做什么,自己會什么。
第二點是否送孩子出國,要取決于孩子自身,因為學習是自己的,學的好不好也是自己的。在學校讀的是否開心也是屬于自己的,無人可以代替;將來要做一個什么樣的人,要靠哪一把刷子吃飯,也是自己的。作為一個獨立的教育顧問,我必須很負責任的告訴大家,成績暫時放一邊不談及,學生在出國這件事情上必須具有成熟度、獨立能力和自控能力,而且自己內(nèi)心的一種向往和渴望。必須要具備有挑戰(zhàn)精神,而不是父母強加的意愿。否則,學生出國基本是廢掉的,不會達到最原始的初心,不僅掛科、留級甚至會受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攀比成風,漸漸的出國僅僅只是踏出了國門,并沒有得到實質(zhì)的提高。
文章標簽:出國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