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時間十一條金律!對雅思考生很有幫助!
2019-11-05
時間管理的研究已有相當歷史。猶如人類社會從農業革命演進到工業革命,再到資訊革命,時間管理理論也可分為四代。
(1)第一代的理論著重利用便條與備忘錄,在忙碌中調配時間與精力。
(2)第二代強調行事歷與日程表,反映出時間管理已注意到規劃未來的重要。
(3)第三代是目前正流行、講求優先順序的觀念。也就是依據輕重緩急設定短、中、長期目標,再逐日訂定實現目標的計劃,將有限的時間、精力加以分配,爭取最高的效率。這種做法有它可取的地方。但也有人發現,過分強調效率,把時間崩得死死的,反而會產生反效果,使人失去增進感情、滿足個人需要以及享受意外之喜的機會。于是許多人放棄這種過于死板拘束的時間管理法,回復到前兩代的做法,以維護生活的品質。
(4)又有第四代的理論出現。與以往截然不同之處在于,它根本否定“時間管理”這個名詞,主張關鍵不在于時間管理,而在于個人管理。與其著重于時間與事務的安排,不如把重心放在維持產出與產能的平衡上。
十一條金律:
1、要和自己的價值觀相吻合
自己一定要確立個人的價值觀,假如價值觀不明確,你就很難知道什么對自己最重要,當你價值觀不明確,時間分配一定不好。時間管理的重點不在于管理時間,而在于如何分配時間。你永遠沒有時間做每件事,但你永遠有時間做對自己來說最重要的事。
2、設立明確的目標
成功等于目標,時間管理的目的是讓自己在最短時間內實現更多你想要實現的目標;你必須把4到10個目標寫出來,找出一個核心目標,并依次排列重要性,然后依照你的目標設定一些詳細的計劃,你的關鍵就是依照計劃進行。
3、改變自己的想法
美國心理學之父威廉·詹姆士對時間行為學的研究發現這樣兩種對待時間的態度:“這件工作必須完成,它實在討厭,所以我能拖便盡量拖”和“這不是件令人愉快的工作,但它必須完成,所以我得馬上動手,好讓自己能早些擺脫它”。當你有了動機,迅速踏出第一步是很重要的。不要想立刻推翻自己的整個習慣,只需強迫自己現在就去做你所拖延的某件事。然后,從明早開始,每天都從你的time list中選出最不想做的事情先做。
4、遵循20比80定律
生活中肯定會有一些突發和迫不及待要解決的問題,如果你發現自己天天都在處理這些事情,那表示你的時間管理并不理想。成功者花最多時間在做最重要的事,而不是最緊急的事情上,然而一般人都是做緊急但不重要的事。
5、安排“不被干擾”時間
每天至少要有半小時到一小時的“不被干擾”時間。假如你能有一個小時完全不受任何人干擾,把自己關在自己的空間里面思考或者工作,這一個小時可以抵過你一天的工作效率,甚至有時侯這一小時比你3天工作的效率還要好。
6、嚴格規定完成期限
帕金森(c-NoarthcoteParkinson)在其所著的《帕金森法則》(Parkinsons Law)中,寫下這段話:“你有多少時間完成工作,工作就會自動變成需要那么多時間。”如果你有一整天的時間可以做某項工作,你就會花一天的時間去做它。而如果你只有一小時的時間可以做這項工作,你就會更迅速有效地在一小時內做完它。
7、做好時間日志
你花了多少時間在做哪些事情,把它詳細地記錄下來,早上出門(包括洗漱、換衣、早餐等)花了多少時間,搭車花了多少時間,出去拜訪客戶花了多少時間……把每天花的時間一一記錄下來,你會清晰地發現浪費了哪些時間。這和記賬是一個道理。當你找到浪費時間的根源,你才有辦法改變。
8、理解時間大于金錢
用你的金錢去換取別人的成功經驗,一定要抓住一切機會向人士學習。仔細選擇你接觸的對象,因為這會節省你很多時間。假設與一個成功者在一起,他花了40年時間成功,你跟10個這樣的人交往,你不是就濃縮了400年的經驗?
9、學會列清單
把自己要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寫下來,這樣做首先能讓你隨時都明確自己手頭上的任務。不要輕信自己可以用腦子把每件事情都記住,而當你看到自己長長的list時,也會產生緊迫感。
10、同一類的事情最好一次把它做完
假如你在做紙上作業,那段時間都做紙上作業;假如你是在思考,用一段時間只作思考;打電話的話,最好把電話累積到某一時間一次把它打完。當你重復做一件事情時,你會熟能生巧,效率一定會提高。
11、每1分鐘每1秒做最有效率的事情
你必須思考一下要做好一份工作,到底哪幾件事情是對你最有效率的,列下來,分配時間把它做好。(始終直瞄靶心一績效(晉升) 。
所有同學請保持努力,這樣你的努力終將開花結果,五湖雅思培訓一直會為所有考生提供專業細致的雅思培訓服務,幫助考生進入理想大學。
環球五湖(北京)留學咨詢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咨詢熱線:010-8644-0008
Copyright BY 5hlx.com All Right Reserved 京ICP備18007375號
市場合作申請